热线:021-58039538 手机微信 18972122922 家教QQ234067608QQ客服在线客服
 
  手机扫码加微信好友 Jpjiajiao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会员注册中心 会员密码取回
【免费家教网-飞跃家教网-fyjiajiao.com.cn-家庭教育资讯站】-上大理工频道-上海大学两院士学业带头

   上海大学两院院士学业带头人

钱伟长(WeiZang Chien) 
男,1913年10月生,江苏无锡人。

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获博士学位。1946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1954年起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1956年起被选为波兰科学院院士。1983年起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上海大学校长。1984年创建了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任所长。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钱伟长教授是我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擅长与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等。现已出版有《圆薄板大扰度问题》、《弹性力学》、《变元法和有限元》、《穿甲力学》、《广义变分原理》、《应用数学》等学术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的学术论文200余篇。他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上都有许多开创性的成就。主要学术贡献是板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板壳大扰度问题的摄动解和奇异摄动解,广义变分原理,环壳解析解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钱码)等。他早期提出的“浅壳大扰度方程”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钱伟长方程”;在圆薄板大扰度问题上,他提出的以中心扰度为小参数的摄动法,在国际上称“钱伟长法”。有关圆薄板大扰度问题的工作,在1955年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国家科学奖二等奖,广义变分原理方面的工作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外还有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北京市、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最近,钱伟长教授关于非克希霍夫--拉夫假设板壳理论的工作,是对固体力学基础理论的新贡献。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黄宏嘉 (Huang HongJia)
男,1924年8月生,湖南临澧人。

现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宏嘉教授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电机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旋即回国于1950~1979年先后任北方交大、中科院电子所、光机所教授、研究员。1979~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1980年当选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名誉校长,1989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学科学院院士,1991年被授予美国欧罗理工大学名誉科学博士,1994年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黄宏嘉教授是我国著名微波与光纤专家。在物理学报、电子学报、数学学报等及国际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微波原理”、“耦合模理论”、“光波导科学”等是奠基性经典著作。黄宏嘉教授先后主持了数十项科研项目,我国第一根单模光纤传输线在他主持下诞生。1981年美国纽约理工学院出版了他的《耦合模与非理想波导》论文选集。1984年,荷兰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耦合模理论》。1994年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种特种光纤。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授予他重大贡献奖(个人奖),1982年获IEEE MTTS主题论文奖。198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给予他记大功奖励,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个人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名),198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名)。1994年获全美仪器学会杰出论著奖。1998年获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0年以来获美国发明专利3项,新的专著“非常不规则纤维光学中的微波方法”(副标题“特种光纤原理”),已在1998年由美国John Wiley & Sons出版。

徐匡迪(Xu KuangDi) 
男,1937年12月生,浙江崇德人。

1959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毕业。现为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教授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我国冶金界的知名科学家。长期从事喷射冶金、钢的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跨世纪新流程研究,获得重要成果,创造性的解决一些关键技术,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赞赏。他是我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研制的SGDF型喷粉罐在78家钢厂应用,获巨大效益。他提出的真空循环脱气加喷粉(RH-IJ)技术引起国外大企业高度重视,成为国际上生产高纯管线钢的重大技术手段。他领导的超低硫钢研制及熔融还原不锈钢母液工业试验取得国际先进成果,已成为冶金学中一项跨世纪新发展。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具新颖学术思想的冶金动力学系列研究成果,如脱硫过程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法、锰熔融还原三步反应模式等。近年来,在他领导下的SELF钢坯连铸用“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技术基础研究在国内领先,转炉和电弧炉炼钢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已在宝钢等20余家钢厂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匡迪教授先后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重大成果奖、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专著一部、译著一部、论文50多篇,其中在国外刊物上发表的有14篇,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在国际同行中深受推崇。

周邦新(Zhou BangXin)
男,1935年12月生,江苏吴县。

1956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金相及热处理专业,1956年~1970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工作,1970年以后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从事核燃料及材料方面的研究,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上海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周邦新院士自大学毕业以来长期从事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是我国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领域著名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他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曾多次主持和参加了高难度科学项目的攻关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曾十七次荣获国家、部、省等颁发的各种荣誉称号。周邦新院士还担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评委等职务。

刘高联(Liu GaoLian)
男,1932年7月生,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大学及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博导。1953年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研究生毕业。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导、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叶轮机气动力学、气动热弹性耦合理论、变分原理与新型有限元法等的研究与教学。在吴仲华叶轮机三维流动流面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变分理论为骨干的新理论体系。提出了变分原理和广义变分原理的建立与变换的系统途径。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旋转流体(非惯性)系统和流-固耦合系统以及反-杂交命题的变分原理族;并在国际上首先与最优控制论结合,创立了三维叶栅和流道的优化设计理论。发展了可自动捕获各种未知(边)界面(例如:激波、自由涡面等)的变域变分理论和新型有限元法(可自动变形的有限元、可调间断有限元、广义有限元与网格优化法)。创议了缩项法,并新导出了流体力学一系列新通用函数。提出了三维流动反-杂交命题的映象空间通用理论和解法。为此,在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第一作者)、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1985)及中科院重大科研成果奖(1978)等。近10年来转向交叉学科(流体-固体-热耦合问题)及新一代反命题(非定常流动反问题、多工况点反命题、流固热耦合反命题等)的变分理论与有限元解法,已取得一系列国际独创性成果,如Hamilton 变分原理时端条件问题(老大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40余篇,所著(与王甲升合作)《叶轮机械气体动力学基础》获1988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84年成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为全国劳动模范(1989)和上海市劳动模范(1979和1983)。现为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专家会员,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国际非线性分析学者联合会(IFNA)、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和德国应用数学和力学学会(GAMM)会员。
联系方式:(021)56333085 (021)56331577 (021)66527875
Fax:(021)56333137 E-mail:glliu@yc.shu.edu.cn

孙晋良(Sun JinLiang)
男,1946年1月生,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上海大学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专业:材料科学、复合材料。主要研究领域: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及特种纺织材料。获奖:碳/碳复合材料等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委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5项。荣誉称号: 1985年获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防科工委先进个人称号,获国家纺织工业部先进个人称号。1986年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防科工委授予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章, 1992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承担的课题:“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碳 碳喉衬材料”(航天、国家纺织工业局、国防科工委),“碳/碳复合材料X光无损检验方法”(国防科工 委)等。 联系方式: 021一5214095 (O)

周国治(Zhou Guozhi; Chou Kouchih) ,男,1937年3月生,广东潮阳人。 1960年7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留校在理化系任教。1979年至1982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1990年至199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波士顿大学等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8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2001年7月起在上海大学任教。现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周国治教授主要从事冶金材料及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与计算、相图理论、溶液模型、冶金过程动力学、冶金过程模拟以及新工艺探索等方面都取 得了很大成绩。他导出了一系列各类体系的熔体热力学性质计算公式,概括了一些新原理。 他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几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为实现模 型的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他系统地研究了氧离子在冶金体系中迁移的规 律,为描述和模拟各类冶炼过程打下了基础。他的工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应用到合金、熔 盐、炉渣、半导体材料等多种体系中,用来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同 行系统地编入到多部高校教科书中。 他是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科研成果"三元系和多元系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在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二 元相图正误判定熔体推广应用"在1993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冶金熔体模型与热 力学性质研究"在1996年获国家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元熔体及其反应的基础研究" 在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先后发表论文150余篇,取 得一项中国专利,三项美国专利。他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得了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1984年获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李三立( Li Sanli),男,1935年7月生,上海市人。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60年获前苏联科学院颁发的Ph D学位。1961年至今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任教;现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1986年起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事业的少数人之一。 1956年起,参与和负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VLSI四代计算机研制工作。20世纪70年代他总负责研制的724机是当时全国各大学中研制的用于国家尖端技术的规模最大的计算机;他还负责研制过采用先进光栅技术的数控计算机102,使国家重要产品工效提高数十倍,五机部认为:“使我国在该领域内进入当时的国际先进行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是国内局部网络和RISC技术研究的倡导人之一,他担任国家“六五”和“七五”攻关计划“微机局部网络”和“RISC体系结构研究”的总负责人。他提出的“虚拟寄存器结构”和“以存储器为中心的互联机制的并行系统结构”为国际上首倡。
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召集人,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暨南大学名誉教授,上海市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太原市、马鞍山市政府信息化顾问、 “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高性能计算机”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研成果 “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THNPSC”在199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高性能计算机自强2000”在200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他主持的教育部重点项目“北京上海先进计算基础设施ACI试点工程”, 2001年通过教育部科技司主持的验收与鉴定,在评奖专家书面评审和同行评奖专家评审会中都获得高分。1995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颁发的“中国杰出学人奖”。 “RISC——单发射和多发射结构”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

傅家谟 (Fu Jiamo) ,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上海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表论文 400 余篇,其中 SCI 国际论文 60 篇,专著 6 本。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 7 项,省部委级奖 15 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参加人)、二等奖(第一负责人)等。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9 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 年)、一等奖( 2003 年)各一项,均为第一负责人; 2003 年获何梁何利奖。自 1992 年以来,主要从事以研究大气、水和沉积物等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优控有机污染物,或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迁移、转化与治理技术;主持并组织研究开发了以“水杯子”为品牌的直饮水深度处理工艺。培养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 60 余名。

刘源张,男,1925年1月出生,山东省籍。现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中国著名的全面质量管理专家。他早年先后赴日本、美国留学。1949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 1954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生院。1989年至1992年任亚太质量组织主席;1995年当选为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源张院士长期致力于质量工程和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是我国全面质量管理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57年,刘源张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创建了国内第一个融技术与管理于一体的“质量控制研究组”,并于同年起在全国各地工厂从事试点、培训和普及工作,解决了纺织、机械、电子等行业中的质量难题。特别是从1976年至1979期间,在北京清河毛纺织厂、北京内燃机总厂、东风电视机厂、第二汽车制造厂等所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1979年,刘源张院士提出的“三全”、“三保”理论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6年,他参与指导的“可靠性理论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获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1989年起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管理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是对劳动生产率的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并使企业在应用中获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2000年,亚太质量组织授予刘源张院士 “哈灵顿-石川”奖,以表彰他在理论与实践上为质量工程和管理所做的贡献。2004年,刘源张院士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fyjiajiao.com.cn推荐指数:★★★★★